为加强公众对无偿献血意义的了解,引导公众对血液安全的正确认知,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,促进北京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。近日,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开展了2017年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安全与血液处副处长张...
在日常输血工作中,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,有些问题(比如血制品的输注,血液标本的采集要求,取血、输血的注意事项等),可能在临床输血实际工作中又常常容易被忽视。 1浓缩血小板 储存方法 血小板应尽快输用,因故未能及时输用,则应在室温下放置,...
经过国家标委会批准,输血医学正式被增设为二级学科,学科代码32032,并设置了多个三级学科。输血医学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,输血医学的春天来了,输血人的幸福生活到了!...
血小板为什么会越输越低?...
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,因血液暴露于非生理的界面,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经受机械挤压,凝血因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引起术后患者引流量过多和输血量增大。2016年1月,发表在《Crit Care》的一项研究显示,与新鲜冰冻血浆(FFP)治疗相比,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...
患者57岁女性,因十二指肠憩室切除+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、腹腔感染,继发重症感染(血行、肺、腹腔)入ICU治疗。自感染后患者血小板急速下降(由术前的190109/L直降到感染后的30109/L以下),予巨和粒以刺激血小板生成,效果并不明显;同时每天给予1~ 2...
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。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,大便色不变,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,50~100ml以上出现黑粪。以呕血、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,往往不太精确。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,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...
创伤在世界范围内仍是致死、致残的主要原因,而出血是创伤致死的首要原因。创伤后早期(24 h内)死亡的患者中,30%~40%死于难以控制的出血。外科止血、液体复苏及输血是创伤患者的主要救治措施,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化的专门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输...
众所周知,接受大量输血的病人通常会有出血倾向,凝血因子的稀释是造成这种倾向的众多原因之一。凝血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其中最重要的是输血的量和低血压或低灌注的时间。灌注好的病人和没有长时间(如大于1小时)低血压的病人可以耐受大量...
合理有效地使用血液是临床用血的一项重要工作,失血量的评估,是准确地维持血容量,特别是手术期间至关重要的问题,现将如何评估失血量及如何合理用血做一介绍。 1.合理用血 目前血源紧张,做好失血量评估,合理有效地使用血液是临床用血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...